[以紡織機為武器支援抗日前線]
發(fā)布日期:[2015/8/7]
共閱[1120]次
西安大華紗廠兩年三遭日軍定點轟炸
80年前,在西安火車站以北一個叫郭家疙臺村的地方,一座座廠房拔地而起;80年后的今天,當年建造的一座座廠房依然存在。過去,它是“大華紗廠”,現在,它是“大華·1935”。 (林佳專業(yè)生產丙綸倍捻絲)
西安大華紗廠創(chuàng)辦于民族工業(yè)艱難成長時期,在抗戰(zhàn)期間承制供應軍需用布,為抵制日本經濟、軍事侵略作出了犧牲和貢獻。
談起大華紗廠的歷史淵源,今年49歲的鄭紅滿懷深情。作為大華紗廠的一名老職工,她從1985年進廠到今年為止已在大華工作了30年。只不過,以前她是一名車間主任,現在是“大華·1935”的文化項目管理主管。
走進以大華紗廠工業(yè)遺存為基礎建立的大華博物館,那些定格的歷史記憶仿佛被打開?!拔靼泊笕A紗廠的創(chuàng)辦,與中國民族工業(yè)發(fā)展緊密相連。1912年,湖北商人徐榮廷承租了張之洞創(chuàng)辦的湖北‘四局’,即布、紗、絲、麻四局。經過8年的艱苦打拼集聚了一群有識之士,一起開始了自行創(chuàng)辦民族工業(yè)的創(chuàng)業(yè)之舉:1920年創(chuàng)辦裕華紡織股份公司,建武昌裕華紗廠;1921年創(chuàng)辦大興紡織股份公司,建石家莊大興紗廠?!编嵓t向記者娓娓道來。
1931年,“九·一八”事變爆發(fā),一時間,中國北方大地被日本人的勢力完全籠罩。隨著日本的軍事占領,日本的紗布開始大量傾銷中國,使中國民族紡織工業(yè)受到重創(chuàng)。根據《大興董事會記錄》:“民國二十三年九月,營業(yè)不振,大受虧折,幾乎無有辦法?!?934年,大興紡織廠的市場被日本人擠壓到只有陜西一地。 (林佳專業(yè)生產丙綸倍捻絲)
為了擺脫困境,大興廠多方尋求出路。1934年4月,石家莊大興紗廠派人到陜西考察建廠條件,發(fā)現西安不僅原料豐富,運輸便捷,產銷條件優(yōu)越,而且在西安建廠深得政府及社會支持。于是,大興董事會決定在西安建廠,并委派有著豐富紡織經驗、時任大興紡織廠廠長的石鳳翔到西安籌建大興二廠。
西安大華紗廠,開始從這里起步……
1935年3月,大興二廠破土動工,盡管戰(zhàn)亂年代物資短缺,但是車間仍然采用當時較先進的建筑材料。廠房全部采用國外進口的鋼三角結構,總面積達3萬平方米,幾乎是6個足球場大小。當時,這是工業(yè)建筑施工建造所能達到的較高水平。同時,為了保證產品質量,石鳳翔從瑞士和日本采購當時世界上較先進的紡織設備,他還為此修建了一座小型電廠。
1936年3月,經過一年多的精心準備,大興二廠正式開工。古老的西北地區(qū)終于有了優(yōu)先個屬于自己的民族機器化紡織企業(yè)。大興二廠開工不到半年,就有20萬元的利潤,這在當時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。于是,大興公司董事會決定擴大生產規(guī)模,并于1936年8月1日,將大興二廠更名為“長安大華紡織廠”,坊間常稱大華紗廠,石鳳翔出任該廠經理兼廠長。
“長安大華紡織廠建成投產一年后,創(chuàng)建擴產的輝煌才剛剛開始,抗日戰(zhàn)爭就爆發(fā)了。日軍全面入侵中國,中國大地自此迎來了8年的苦難歲月。”鄭紅介紹,抗戰(zhàn)期間,國民政府在后方實行花紗布戰(zhàn)時軍事統(tǒng)制。大華產品除少數供應民用外,其余70%—80%供應軍需,數量每月3萬匹,有效地支持到前方作戰(zhàn)。1939年至1942年間,大華每月貢獻抗戰(zhàn)軍需約值70萬元以上,以此計算,一年約800萬元至900萬元。《大華營業(yè)報告書》曾記載了這段歷史:“大華秦廠因環(huán)境關系,以織布為主要營業(yè),與他廠紡織并重者迥異,方今抗戰(zhàn)日亟,軍布之需用甚殷,所有本廠棉布出品,已由政府明令統(tǒng)制。”(林佳專業(yè)生產丙綸倍捻絲)
就這樣,大華紗廠由一個民營紡織企業(yè)一夜之間成為日軍覬覦的軍工企業(yè),從與日本的商業(yè)競爭中走向了兩國戰(zhàn)爭的較前沿。但是這一切也讓大華紗廠成為日軍飛機轟炸的重要目標之一,先后3次遭受日機轟炸,損失慘重。
優(yōu)先次被轟炸是在1939年10月11日午后1時許。日寇出動飛機12架進襲西安,在大華廠上空投下炸彈及燃燒彈50余枚,以致紗廠幾近全部焚毀,棉花燒去25000擔,炸毀工人飯廳兩棟,其他房屋住宅60余間,工人死傷40余名。
在大華博物館里還原了一個大華紗廠被轟炸的場景。從展示的老照片上我們可以看到,當時粗紗、細紗車間,生產車間被轟炸后只剩下鋼架結構的廠房。
到了1941年,大華紗廠又先后兩次遭受敵機轟炸:5月6日,大華廠內外共落炸彈20余枚,炸毀拆包機1部,燃燒棉花5000余斤,炸毀工人食堂一棟;12月2日,敵機又至,在廠內投燃燒彈4枚,擊中棉花倉庫,燒毀棉花1465包,損失約計百余萬元。
日軍前后共計3次有預謀的大轟炸給大華紗廠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,僅僅機器設備就損失數百萬元之多。然而,大華紗廠將剩下的機器緊急搬進西安附近的深山內,其生產的軍需物資仍然源源不斷地運往抗日前線。日夜工作的大華員工都知道,“地區(qū)興亡,匹夫有責”。此時的他們要用紡織機為武器來參加這場慘烈的戰(zhàn)爭,他們不缺乏戰(zhàn)士所具備的決心與勇氣,這是屬于每一個人的抗戰(zhàn)。 (林佳專業(yè)生產丙綸倍捻絲)
如今,歷經80年的風雨,斑駁古老的工廠車間,舊時的紡織機器已蕩然無存。唯有建筑和管材還留有歲月的氣息。大華紗廠已華麗轉身,變身為一個以工業(yè)遺存為主題的建筑藝術街區(qū),由織布車間廠房建筑遺存改建而成的大華博物館,記錄了大華紗廠前世今生的點點滴滴。
80年前,在西安火車站以北一個叫郭家疙臺村的地方,一座座廠房拔地而起;80年后的今天,當年建造的一座座廠房依然存在。過去,它是“大華紗廠”,現在,它是“大華·1935”。 (林佳專業(yè)生產丙綸倍捻絲)
西安大華紗廠創(chuàng)辦于民族工業(yè)艱難成長時期,在抗戰(zhàn)期間承制供應軍需用布,為抵制日本經濟、軍事侵略作出了犧牲和貢獻。
談起大華紗廠的歷史淵源,今年49歲的鄭紅滿懷深情。作為大華紗廠的一名老職工,她從1985年進廠到今年為止已在大華工作了30年。只不過,以前她是一名車間主任,現在是“大華·1935”的文化項目管理主管。
走進以大華紗廠工業(yè)遺存為基礎建立的大華博物館,那些定格的歷史記憶仿佛被打開?!拔靼泊笕A紗廠的創(chuàng)辦,與中國民族工業(yè)發(fā)展緊密相連。1912年,湖北商人徐榮廷承租了張之洞創(chuàng)辦的湖北‘四局’,即布、紗、絲、麻四局。經過8年的艱苦打拼集聚了一群有識之士,一起開始了自行創(chuàng)辦民族工業(yè)的創(chuàng)業(yè)之舉:1920年創(chuàng)辦裕華紡織股份公司,建武昌裕華紗廠;1921年創(chuàng)辦大興紡織股份公司,建石家莊大興紗廠?!编嵓t向記者娓娓道來。
1931年,“九·一八”事變爆發(fā),一時間,中國北方大地被日本人的勢力完全籠罩。隨著日本的軍事占領,日本的紗布開始大量傾銷中國,使中國民族紡織工業(yè)受到重創(chuàng)。根據《大興董事會記錄》:“民國二十三年九月,營業(yè)不振,大受虧折,幾乎無有辦法?!?934年,大興紡織廠的市場被日本人擠壓到只有陜西一地。 (林佳專業(yè)生產丙綸倍捻絲)
為了擺脫困境,大興廠多方尋求出路。1934年4月,石家莊大興紗廠派人到陜西考察建廠條件,發(fā)現西安不僅原料豐富,運輸便捷,產銷條件優(yōu)越,而且在西安建廠深得政府及社會支持。于是,大興董事會決定在西安建廠,并委派有著豐富紡織經驗、時任大興紡織廠廠長的石鳳翔到西安籌建大興二廠。
西安大華紗廠,開始從這里起步……
1935年3月,大興二廠破土動工,盡管戰(zhàn)亂年代物資短缺,但是車間仍然采用當時較先進的建筑材料。廠房全部采用國外進口的鋼三角結構,總面積達3萬平方米,幾乎是6個足球場大小。當時,這是工業(yè)建筑施工建造所能達到的較高水平。同時,為了保證產品質量,石鳳翔從瑞士和日本采購當時世界上較先進的紡織設備,他還為此修建了一座小型電廠。
1936年3月,經過一年多的精心準備,大興二廠正式開工。古老的西北地區(qū)終于有了優(yōu)先個屬于自己的民族機器化紡織企業(yè)。大興二廠開工不到半年,就有20萬元的利潤,這在當時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。于是,大興公司董事會決定擴大生產規(guī)模,并于1936年8月1日,將大興二廠更名為“長安大華紡織廠”,坊間常稱大華紗廠,石鳳翔出任該廠經理兼廠長。
“長安大華紡織廠建成投產一年后,創(chuàng)建擴產的輝煌才剛剛開始,抗日戰(zhàn)爭就爆發(fā)了。日軍全面入侵中國,中國大地自此迎來了8年的苦難歲月。”鄭紅介紹,抗戰(zhàn)期間,國民政府在后方實行花紗布戰(zhàn)時軍事統(tǒng)制。大華產品除少數供應民用外,其余70%—80%供應軍需,數量每月3萬匹,有效地支持到前方作戰(zhàn)。1939年至1942年間,大華每月貢獻抗戰(zhàn)軍需約值70萬元以上,以此計算,一年約800萬元至900萬元。《大華營業(yè)報告書》曾記載了這段歷史:“大華秦廠因環(huán)境關系,以織布為主要營業(yè),與他廠紡織并重者迥異,方今抗戰(zhàn)日亟,軍布之需用甚殷,所有本廠棉布出品,已由政府明令統(tǒng)制。”(林佳專業(yè)生產丙綸倍捻絲)
就這樣,大華紗廠由一個民營紡織企業(yè)一夜之間成為日軍覬覦的軍工企業(yè),從與日本的商業(yè)競爭中走向了兩國戰(zhàn)爭的較前沿。但是這一切也讓大華紗廠成為日軍飛機轟炸的重要目標之一,先后3次遭受日機轟炸,損失慘重。
優(yōu)先次被轟炸是在1939年10月11日午后1時許。日寇出動飛機12架進襲西安,在大華廠上空投下炸彈及燃燒彈50余枚,以致紗廠幾近全部焚毀,棉花燒去25000擔,炸毀工人飯廳兩棟,其他房屋住宅60余間,工人死傷40余名。
在大華博物館里還原了一個大華紗廠被轟炸的場景。從展示的老照片上我們可以看到,當時粗紗、細紗車間,生產車間被轟炸后只剩下鋼架結構的廠房。
到了1941年,大華紗廠又先后兩次遭受敵機轟炸:5月6日,大華廠內外共落炸彈20余枚,炸毀拆包機1部,燃燒棉花5000余斤,炸毀工人食堂一棟;12月2日,敵機又至,在廠內投燃燒彈4枚,擊中棉花倉庫,燒毀棉花1465包,損失約計百余萬元。
日軍前后共計3次有預謀的大轟炸給大華紗廠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,僅僅機器設備就損失數百萬元之多。然而,大華紗廠將剩下的機器緊急搬進西安附近的深山內,其生產的軍需物資仍然源源不斷地運往抗日前線。日夜工作的大華員工都知道,“地區(qū)興亡,匹夫有責”。此時的他們要用紡織機為武器來參加這場慘烈的戰(zhàn)爭,他們不缺乏戰(zhàn)士所具備的決心與勇氣,這是屬于每一個人的抗戰(zhàn)。 (林佳專業(yè)生產丙綸倍捻絲)
如今,歷經80年的風雨,斑駁古老的工廠車間,舊時的紡織機器已蕩然無存。唯有建筑和管材還留有歲月的氣息。大華紗廠已華麗轉身,變身為一個以工業(yè)遺存為主題的建筑藝術街區(qū),由織布車間廠房建筑遺存改建而成的大華博物館,記錄了大華紗廠前世今生的點點滴滴。
相關資訊
- 丙綸BCF紗供不應求的原因
- 互聯(lián)網技術改變消費模式
- 丙綸地毯紗的性價比高!
- 上游原料持續(xù)下跌 終端市場難起支撐
- 丙綸BCF紗的應用范圍
- 2024年上半年我國產業(yè)用紡織品行業(yè)運行分析!
- 丙綸BCF紗的用途
- 今年1-8月我國紡織業(yè)利潤總額1006.2億元,同比增14.4%
- 丙綸BCF紗的應用
地址: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袁莊鎮(zhèn)興袁大道 信箱: lzj550711411@163.com 手機:13306288876 電話:0513-84600126
Copyright ?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權所有 南通創(chuàng)佳新材料有限公司 蘇ICP備09036901號-1 技術支持:中國丙綸網